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调研园地

“特色法庭”里的“特色法官”拍摄散记

作者:杨阳 信息来源:2013年2期 发布时间:2014-07-01 13:21

杨 阳*

        在历经近一个月时间,耗费一千多节电池,使用五台高清摄影摄像机,租用两架12米长吊轨及八台最先进灯光系统,录制一万五千分钟素材,行驶近万公里路程后,特色法庭系列专题片终于拍摄完成了。
        2012年10月12日晚上七点,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摄制组的航班落地海口美兰机场。13日上午,两个编导即开始着手计划未来几十天的拍摄流程,下午,秀英法院、龙华法院、美兰法院的三个副院长及少年法庭、交通法庭、医疗法庭的法官抵达;14日,三亚城郊法院、万宁法院、陵水法院的院长及旅游法庭、瓜菜法庭、鱼排法庭的法官抵达。两组人分别与摄制组敲定本次专题片拍摄相关事宜。在这种快节奏下,我的心情忐忑而激动,这是一次特别的工作任务,能跟随央视摄制组一道,见证专题片的诞生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案件,并有了一个机会深入了解海南法院的那些法官和故事。
        10月15日,周一。秀英法院少年法庭部分正式开机。我们起了个大早,因为要提前到少年法庭布置机位,装好麦克风,等待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被告人阿保的父母前来领取传票。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却赶上秀英法院召开全院大会,原定九点来领传票的拍摄只能推迟。摄制组跟王滢副院长商量,请她帮忙暂时稳住阿保父母,让他们先不要进来领传票,因为摄制组要最真实最原始的反应。在阿保父母领取传票后,应陈国琼法官要求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塔昌村的阿保家里采访。恰好阿保及其父母、叔叔和奶奶等家人全部都在,摄制组顺利拍摄到了陈国琼法官对被告人做帮教感化工作的镜头,这也是法官工作中常见的部分。
        匆匆吃完午饭后,下午14点我们见到了陈国琼法官的帮扶对象小陈,随他一起到了灵山镇的家里。小陈的家很简单而整洁,后院养了几只鸡,父母和妹妹都出去打工了。小陈很大方的接受了摄制组的采访请求,对我们说了很多他的故事,以及陈国琼法官如何帮助他度过难关。傍晚时分,温暖的夕阳映红了天际线,陈国琼法官与小陈两人行走在田间地头,开心地畅谈。这样和谐动人的美景被摄影师适时捕入了镜头,一整天紧促而有序的拍摄结束了。
        10月16日,周二。上午8点大家就已经就绪,根据摄制组拍摄进度安排,陈国琼法官电话联系了阿保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阿旺。阿旺也住在塔昌村,在他伯伯家里我们采访了他,并拍摄了陈国琼法官对他进行调解工作的画面。趁上午还有时间,我们又来到了阿保曾就读的中学,录制了陈国琼到学校找班主任了解被告人情况的画面。看着校园里花季少年无忧无虑的身影,我们由衷感叹,法官对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重要而且不易。要让犯了错误的未成年人重新回到社会中,做一个正直守法的公民,背后需要很多人的帮助和努力。这种努力不仅能帮助个人、家庭,更使这个社会的和谐安宁裨益良多。下午我们联系了当时负责小陈案件的志愿者嘉华,专门录制了法官与志愿者的交流画面,期间陈国琼法官对如何进行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为嘉华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指导。接下来摄制组对嘉华进行了专访,他道出了志愿者工作的辛苦不易,但也表示看到每一个在帮助下回归社会的孩子,会感到十分欣慰。随后就小陈、阿保的案件对陈国琼法官进行了专访,从下午16点,到晚上20点,摄制组的郑导与陈国琼法官一口气谈了四个小时。陈国琼法官对自己的工作感触很深,逐渐的展开心扉,说出了多年来法官生涯的不易与辛酸。肩负的重任让她根本没有丝毫松懈的时间,作为一个女人,对家庭和孩子,她心中一直有所亏欠。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她为整个社会,为司法公平正义贡献了宝贵的青春。正是由于在审判岗位上有着这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法官们,所以用影像把他们记录下来,让他们走到镜头前,显得尤为重要。
        10月17日,周三。上午8点整个拍摄团队就已经各就各位。今天的拍摄内容是环保法庭陈晓倩法官的日常工作情况。在环保庭郭远英庭长的介绍下,我们到海口市环境污染检测中心采访了负责环境污染案件执行的陈科长,录制了晓倩法官与陈科长交流的画面。因为工作关系,晓倩法官与陈科长已经合作了很多次,所以两人在镜头里都很自然,拍摄很顺利。随后对陈科长进行了采访,了解了环保局的工作流程以及如何与环保法庭共同开展工作。与此同时,摄制组的另外一对人马赶赴到海口市环保局,采集污染检测设备的画面。奔忙的工作让时间过得特别快,一晃到了下午两点,昨天拍摄过的陈国琼法官忙完了手上的活,继续配合我们拍摄了她平时与被帮教孩子通信的画面。两个小时后,我们前往拔南村拍摄阿保故意伤害案的案发现场。因为案发在夜间,我们一直在拔南村等到晚上20点才开始取景。这期间需要案件重演,于是王滢副院长帮我们联系了几个秀英法院的6名同事当群众演员,协助拍摄晚上的阿保故意伤害案再现。到了晚上十点,这起故意伤害案件的重现拍摄才告结束。
        10月18日,周四。上午9点是陈国琼法官开庭,原本兵分两路的摄制组人马全部聚集到一起,拍摄开庭画面。庭审过程持续到12点。期间被告人阿保较为情绪化,很不配合,我们感觉接下来对他的采访会有难度。果不其然,庭审过后无论怎么做其思想工作,他都不愿意再接受采访。这时候只能选择第二套方案——王滢副院长建议我们拍摄另一位刚从看守所出来的孩子小李,据称他表现非常好,一直在与王院长通信。于是我们赶紧联系了小李及其家人,总算把采访计划定到了明天。接下来整个下午摄制组马不停蹄地拍摄了国琼法官在办公室工作的画面,并在海口周边选景寻找适合第二个案件再现的地点。
       10月19日,转眼已经是周五了。我们早早就到小李家里采访了他本人及其父亲。小李的家是开小餐馆的,经济条件还不错。拍摄工作持续到下午两点,我们需要就小李的案子再度采访国琼法官。这次的采访又花费了4个小时,在国琼法官接受完采访后,大家筋疲力尽,国琼法官更是累得趴在了桌上。虽然我们很想安慰和感谢她的大力配合,但因为摄制组还要立即拍摄案件再现,我们只能匆匆的跟她简单告别。
       10月20日,周六。工作如常进行。为了录制到海口最美丽的俯瞰景色,早上天还没亮摄制组就启程了,先后到还是工地、在建中的海航希尔顿酒店、海航明光酒店、军安花园、紫晶花园以及宝华酒店等各个高楼取景。下午,为了录制海口的街道,用以交通法庭的辅助镜头,我们爬遍了海口市各种类型的天桥和大桥,包括彩虹天桥、龙华天桥、大同天桥、万绿园天桥、世纪大桥、南海立交桥、滨海立交桥等等。这天飘着小雨,我为摄制组备好了雨衣和雨伞,陪同一起在雨中站立了十几个小时。我问郑导,真的需要拍摄这么多素材吗?她说,这些素材看似渺小,但在之后的视频剪辑中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录制了足够的素材,才能有充分的空间去剪辑。与此同时,为了拍摄瓜菜法庭、鱼排法庭和旅游法庭,另外一队摄制组已经赶赴万宁。
        10月21日,周日。草草吃完早餐后,摄制组出发前往交通法庭提供的交通事故案件事发地。在东线高速上开了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这场拍摄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找不到案发的拖拉机,我们只能蹲守在路边等待,发现有类似涉案车辆的时候再拍摄。就这样用了整整一上午,这组镜头才算完成。下午在黎涛法官和交警大厦的支队长的协助下,我们拍摄了交警指挥中心的工作状态。交通法庭有着快捷的办案效率,很多矛盾就在事故现场解决。为了得到这些真实的镜头,郑导决定跟踪拍摄黎涛法官到事故现场解决民事赔偿争议的画面。于是黎涛法官放下手头工作与我们一道,在交警大厦等待交通事故的发生。说来奇怪,据说平时呼叫饱和的对讲机此刻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还是一无所获,只能另外寻找合适的时间过来补拍。郑导无奈的告诉我们,这就是写实拍摄常见的情况。
        10月22日,又是新的一周。凌晨五点,我们着手准备拍摄黎涛法官穿戴整齐,带上国徽,下乡开庭,这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很有特色,不像老百姓理解的那种法院内的开庭现场。因开庭地点比较偏远,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才来到被告人所在的村落。黎涛法官随即与书记员一起布置起了现场,他们搬来桌椅、挂好国徽,不一会,一个庄严肃穆的简易法庭已经布置完成。这样的法庭是为了方便群众,将法治精神深入基层的一种特有方式。庭审过程很顺利,围观的老百姓也很多。其中一个老奶奶已经一百多岁了,直夸黎涛法官是现代包青天。庭审结束后我们趁热打铁,在村头采访了黎涛法官,他说,这种上山下乡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到被告人所在的村子开庭,很容易引起纷争,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我们都尽量做到平纷止争,化解矛盾,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吃完午饭,我们到上午刚开完庭的案件事故现场拍摄案件再现。但是等待了很长时间,都没看到与案情相符合的车辆,眼看天色渐暗只能作罢,另选时机。
        10月23日,周二。上午拍摄黎涛法官在交通法庭开庭的画面,下午继续到事故现场寻找机会,完成昨天未完成的任务。今天运气不错,守候多时等来一辆与涉案车辆极为相似的大车,摄制组人员眼疾手快,捕捉到了这可遇不可求的画面。
        10月24日,周三。计划采访被告人黄恒刚,但当我们把采访地点选定,灯光布置好,机器架设完成后,他却犹豫了。一直都不愿意面对镜头的他说了很多理由,说要不是黎涛法官,今天不可能来到这里,但是来了不代表就愿意接受采访。无论黎涛法官怎么劝说都没法,采访只能暂缓。下午,我们跟随黎涛法官到了保险公司,拍摄他与保险人员交流的画面。黎涛法官为了当事人能够及时得到赔付做了大量工作,而交通事故案件是否能结案,保险公司是关键。所以法庭要与保险公司保持联系,掌握他们的赔付条件,了解保险相关的法律规定,使当事人能够快速全额地拿到赔偿款。
        10月25日,周四。这天上午要拍摄环保法庭晓倩法官到海南师范大学上环保课的画面。拍摄的同时,我们也听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不仅学习到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控制污染的化学方程式,课后我们都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从校园出来,郑导想拍晓倩法官上下公交车来上课的画面,我们与摄像人员,跟随晓倩法官,一遍又一遍的上下公交,坐过了十几个站,这才把这一画面拍摄完成。
        10月26日,周五。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起交通事故,我们连忙赶到现场,补拍黎涛法官现场解决纠纷的画面。虽然下着大雨,但黎涛法官丝毫不懈怠,冒着雨为事故双方做赔偿调解工作。同时另外一组人员也从三亚飞往广州,开始了医疗法庭的拍摄工作。下午一点,我们两组人马同时开机,一组拍摄这头程灿法官主持鉴定,一组拍摄那头南方医科大专家进行鉴定。整场鉴定全部由网络视频完成,持续三个小时。为了拍摄医疗法庭远程视频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鉴定一结束,程灿法官就立即换好便装赶往机场,搭乘18点的航班飞往广州。我们将程灿法官送上飞机,将飞机起飞的镜头录制了下来。
        10月27日,周六。这一天,热带风暴袭击海口,下起了瓢泼大雨,原定跟随晓倩法官到金澳游艇查看环保整改结果的拍摄计划被打乱,大家只能等在酒店里。在广州的一组人员拍摄还算顺利,程灿法官与医院联系,借来了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进行了场景还原,体现了医疗法庭远程鉴定成立的背景。程灿法官行走在广州街头,站在医科大门口,抬头仰望,了却了心中的一件大事。
        10月28日,又是一个周日了。今天的暴雨比昨天更加猛烈,但时间不等人,拍摄进度必须按照计划进行下去。我们只能顶着大雨赶到金澳游艇,晓倩法官约了环保局的陈科长一起,查看游艇整改情况。金澳游艇已经因环保不达标停止施工,这离不开晓倩法官几个月来的努力。我们采访了金澳游艇的李经理,他跟我们说了开办工厂的不易,开始对整改有抵触情绪。晓倩法官来了好几次,做他们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现在他们保证不会排放污染物质,并办理相关环保证明,力求成为一个环保节能高效的企业。下午,我们到环保法庭拍摄了晓倩法官工作的画面,录制了环保法庭和琼山法院的空镜。另外一组人也从广州返回了海口,准备第二天对省高院董院长采访。
        10月29日,周一。为了提前到医疗法庭架好机位,我们早上7点就出发了,但当我们到了法庭,发现程灿法官早就在主持网络立案调解了。上午程灿法官会主持很多案件,我们被排在第二个。拍完调解后,我们赶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采访刚刚被调解的当事人,一开始他不愿意接受采访,但在程灿法官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他向摄制组袒露了内心想法。另外一组人则赶赴省高院,布置董院长接受采访的办公室。在忙活了一上午后,高院严处长与布置会场的一组人员吃着盒饭,感叹道原来摄制组的工作是如此辛苦。由于高院在装修,办公室条件不适合拍摄,我们在一间空的会议室里拆装了桌椅,找来了书柜及大量书籍,在桌上摆放办公用品,桌子旁边放上绿色的植物及红旗,前前后后用了5个小时,架了8台聚光灯,5个反光板,完成了场景搭设,为董院长布置了一间临时办公室使得这一关键采访顺利完成。
        10月30日,周二。通过程灿法官的介绍,我们来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拍摄远程医疗纠纷调解室,并采访了专门负责远程医患调解的徐科长。徐科长给我们介绍了医患调解的流程以及设立医疗法庭所起到的良好效果。程灿法官已经结案的官司当事人刘雪,也来到海医接受我们的采访。刘雪是海大的学生,在程灿法官的帮助下她顺利拿到了医疗事故赔偿金。当时身患骨折的刘雪行动不便,正是有了医疗法庭,有了远程调解,才能使她非常方便快捷地拿到了医院的赔偿金,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采访完刘雪后,整个下午我们就在医院穿梭,拍摄ICU病房、手术室、担架推车和检查仪器等等画面作为素材。手术室取景时正赶上一个乳腺癌手术,医生在里面进行长达三个小时的手术,我们在外面拍摄腿都站麻了,真心感到医生的不易。如今有些地方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与病患无法相互理解,医闹事件频发。医疗法庭一方面能帮助患者维权,一方面能避免医院承担本来没有的责任,实现了公平、公正。经过几天的集中拍摄,程灿法官体力已经开始透支,感冒发烧。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带病坚持协助我们拍摄完成了为当事人发放救助基金的画面。
        10月31日,周三。为了让程灿法官有休息喘气的时间,又为了补拍黎涛法官未完成的内容,我们又回到交通法庭,拍摄交警向黎涛法官咨询案件的画面。我们找来了大黑板,交警在黑板上画好事故发生的情况,黎涛法官帮助他们分析这样的情形应该如何来赔偿。在交警事故处理大队所处的椰海大道路口,郑导又采访了黎涛法官,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拍摄后,他已经显得非常轻松,面对镜头已经泰然自若。另外一组人员早早来到海口中院荣誉室,采访这次系列专题片拍摄到的七个法院的院长。采访一直进行到晚上。晚饭后,我们到交通法庭拍摄了黎涛法官加班的镜头。在黎涛法官无数次开灯、关灯、开窗、关窗、开门、关门之后,郑导终于取到想要的画面,满意的结束了拍摄。
        11月1日,周四。好不容易赶上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上午我们立即联系了晓倩法官,在一处环境优美的地方对她进行了采访。下午我们补拍了国琼法官的帮扶对象小陈认真工作的画面。另一组人到医疗法庭拍摄当时网络视频鉴定的决策会议再现。并采访了之前进行医疗纠纷调解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11月3日,周六。摄制组召集所有入镜法官到西海岸,拍摄整部专题片的宣传片头。从法官们化妆、到选好场地、到布置机位、到调试灯光、到等待合适的光线,一个上午就这样度过了。拍摄完成后,国琼法官趴在机器上睡着了。当天下午,摄制组一批人员返回了北京,准备开始后期制作。另一组人员出发前往陵水,补拍之前没有拍摄成功的画面。花费了5天时间,摄制组从陵水到三亚,完成了各种拍摄任务,包括案件再现、法官采访、景色空镜、当事人采访等等。11月8日晚上,他们回到海口,已经筋疲力尽,但因为明天就要回北京,所以晚上还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我们进行设备交接。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体现了高度的职业精神,以极高的效率和专业水准完成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同时摄制组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导演说拍摄的每个环节我们几乎都做到了信息互通、无障碍连接,提供了全方位的对接服务,让他们的拍摄非常顺利。通过这次拍摄,我感悟良多:原来一部纪录片的背后,需要这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才能达到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效果。特色法庭是我们法院系统实践法治、方便群众的一种创新机制,它需要向社会大众展露真容,让更多的人了解法院工作的不易和努力,而各位特色法官身上那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立足本职、忠诚履职的职业精神,代表了我们法官身上常驻的良好风貌和素养。所以需要有一个契机来记录他们奉献的光与热。这是个弥足珍贵的机会,通过央视这极高的平台,展现我们海南法院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