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新闻窗口

媒体扫描

不忘初心永葆忠诚本色 牢记使命谱写时代新篇 ——记海口两级法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

作者:admin 信息来源:海口日报 发布时间:2019-11-17 18:1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口两级法院“比、学、赶、帮、超”氛围浓厚。10月29日,海口中院组织举办全市法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讲述法院好故事、传递司法正能量来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以先进典型引领和激励广大干警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甘于执着奉献,以实际行动全身心投入法院各项工作中去,奋力完成全年审判执行工作目标,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而不懈努力。

    据统计,2019年1月1日至10月28日,海口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9297件,占全省法院案件总量的43.34%,人均收案364件,比全省法院人均收案多173件;结案64590件,人均结案264件,比全省法院人均结案多127件;结案率为72.33%,比全省法院平均结案率高0.76个百分点。

    典型事迹

    兢兢业业守护司法天平 甘于奉献践行为民宗旨

    人物档案 杨 静:

    在海口中院工作27年,全国优秀法官,生前为立案庭法官,享年51岁。

    杨静24岁时成为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书记员。27年来,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从书记员到正科级审判员,一步一个脚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履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一生奉献给了公平正义的司法事业。

    在立案庭,信访工作与当事人接触最多、最累、最繁琐,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足够的热情和耐心。作为长年在接访一线工作的法官,面对怒气冲冲的来访者,杨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做到以“柔”化“刚”。不管多难缠的当事人,只要遇到杨静,几乎没有发着脾气、带着怨气离开法院的。秘诀就是她曾经说的,“立案信访法官要做来访群众的‘知心人’,要学会察言观色,善于询问并能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最关键是要给当事人提供客观公正的法律建议”。

    对待信访群众笑眯眯的杨静干起工作却是一丝不苟。杨静负责全省案件量最大的龙华区法院和案件量较大的秀英区法院的二审立案工作。为了让法官尽快审案,让当事人早日得到公平正义的判决,她每周至少有两天加班到晚上七八点,经常连中午休息时间也不放过。长此以往,她患上了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和颈椎、腰椎疾病。

    2018年年初,杨静从立案窗口调到办案岗位。她说:“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要把裁判文书写成范本。”遗憾的是,2018年4月13日晚,为高质量完成裁判文书的撰写,她在单位加班工作,下班途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

    自2016年3月以来,杨静共审查立案5161件,接待来访群众万余人次,无一错立、漏立,无一超期立案,无一投诉上访,无一矛盾激化,期间还承办刑事、民事申诉复查、管辖权异议等案件83件。

    典型事迹

    青春在乡村振兴中闪光

    人物档案 林风伟:

    2010年进入法院工作,海口中院法官助理,现任琼山区甲子镇大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今年3月,林风伟从海口中院执行局被派驻到甲子镇大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从此,这名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小伙子开始穿着胶鞋背着包,装上笔记本,用脚丈量大同村的每一寸土地。他走遍了大同村下辖6个自然村,走家串户,收集村情民意,倾听村民反映的问题。

    熬夜是家常便饭,周末及节假日在村里加班对林风伟来说已成了习惯。无论何时何地,不论白天夜晚,只要村民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他们身边。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家庭纠纷、借贷纠纷……他耐心化解群众烦心事,润物细无声地将矛盾化解于无形。

    在基层繁忙工作之余,林风伟写下了64篇260页的“微文”,如实记录了工作队及他本人驻村期间的日常工作和所见所思所悟,数量居甲子镇各乡村振兴工作队之首。

    在甲子镇,林风伟首创以电视夜校或党日活动+“身边的致富榜样”+“田教授课堂”+“最美大同人”+“感恩教育”等模式,给村民营造了一个集中学习、讨论的课堂,成为村民们自我提升、充电的好机会。“身边的致富榜样”专题宣讲活动深受村民喜欢,激发村民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达到巩固和扩大村里各项脱贫成果的效果。

    “林队长组织的活动很有想法,很有思路”“他们这支工作队一看就是来做实事的”,村民这样评价道。

    典型事迹

    坚守信念写忠诚 公正司法铸法魂

    人物档案 吴育海:

    在龙华区法院工作25年,全国优秀法官,生前任龙华区法院新坡人民法庭庭长,享年47岁。

    2019年3月4日,吴育海连开了4个庭,下班回家后因工作劳累,当晚不幸猝死,年仅47岁,带着对司法事业的不舍离开了。他用短暂的生命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吴育海参加工作25年,在基层坚守了25年,始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他将一生的辛劳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龙华区法院,奉献给了中国的法治事业。

    对待理想信念,吴育海一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在25年的职业生涯中,吴育海始终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志存高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待人民群众,吴育海始终真诚质朴,满怀牵挂。他接地气、亲群众,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让人民群众通过他的一言一行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好法官。一位曾参与吴育海所办理案件的代理人得知其离世后,特意致悼文,表达痛失好法官的惋惜之情。当事人评价道:“做法官当如吴育海。” 

    对待工作职责,吴育海一生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他常说:“做法官就要敢担当。”他用生命最灿烂的25年实践了这句话。他干一行、爱一行,先后在刑事庭、行政庭、执行局、新坡法庭等多个基层岗位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2014年10月,吴育海调任新坡法庭庭长。在新坡法庭工作期间,他的足迹踏遍辖区140个自然村,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田间地头,播撒到百姓心间。

    自2014年10月调至新坡法庭至2018年底,吴育海共办理案件1128件,办结1117件,结案率高达99.02%,所办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缠诉闹访,赢得了人民群众和领导同事的高度赞誉。

    典型事迹

    勇于担当的执行“铁娘子”

    人物档案 苏 铭:

    法院系统工作23年,琼山区法院执行局原局长(2019年10月调入海口中院工作),海南省2018年度优秀法治人物。

    “很多协助执行的警察和执行干警对我说过,局长你不要在前边,我们在前边。我内心感激,但在执行前线,身先士卒是我的职责所在,因为我是一名执行局局长。”苏铭说,每一次执行,她都是第一时间进入现场。执行有风险,当事人暴力抗法、群体聚集、阻碍执行时有发生,她是执行局局长,没有理由不担当。有一次,她单枪匹马和可能携带有枪械的被执行人“谈判”,最终法院成功将大型机械扣押到位,圆满完成一宗保全案件。

    为了降低执行风险,苏铭经常同干警探讨执行现场如何进行风险防控,如何扭转劣势。每次遇有大型执行活动,她都会在心里一遍一遍梳理执行方案,看看哪些风险没有排查到,哪些地方还存在疏漏。她是奋战在执行一线“像风一样的女子”。

    2014年,苏铭初到执行局,琼山区法院超过三年以上未结的积案达427件。半年时间里,她带着执行队伍啃下了这些“硬骨头”。2018年,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过程中,她连续八个月基本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到家。

    执行工作要求每一个干警都要果敢坚定、雷厉风行,执行路上急行军是“打胜仗”的重要保障。苏铭自己带头加班加点,带头执行难缠的信访案件,带头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带头严格依法办事,对内把自己打造成“领头羊”,对外把执行局干警塑造成“钢铁战士”。近三年来,琼山区法院共办理执行案件13245件,在案件增量较大的情况下,结案量和结案率均大幅提高,各项执行工作质效始终较稳定且居前列。

    典型事迹

    扎根基层三十四载 初心不改司法为民

    人物档案 周 强:

    法院系统工作34年,美兰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灵山人民法庭庭长,全省优秀法官。

    从1985年10月参加法院工作以来,周强一直扎根在基层法庭,坚守了34载,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

    “为民解忧,案结事了”是周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的标准。34年来,他经办了大量民商事案件和执行案件,始终以此为目标,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没有出现错案,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体会到公平与正义。

    基层人民法庭不但地处偏远,而且面对的大都是淳朴但又缺乏法律意识的老百姓。耐心、宽容和真情是做好法庭人的起码要求。在周强看来,“婆婆妈妈”在很多时候都是褒义词,深谙乡土人情世故的调解技能不可或缺。“我感觉周法官就像一位慈父……”3年前的一宗离婚案件当事人的话,周强至今还记得。经几番调解,他最终帮一名癌症晚期患者达成了心愿,促成对方跟妻子签订了离婚协议。

    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数量其实并不少。仅2017年,灵山法庭受理各类案件1466件,法官人均收案366件,结案率96%。周强一个人就受理各类案件359件,结案354件,结案率为99%。办案数量占全庭人均366件的98%。

    典型事迹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法官的责任重于泰山

    人物档案 何声章:

    法院系统工作19年,秀英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庭庭长,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官。

    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何声章一直在秀英区法院西秀人民法庭工作。5年多来,西秀法庭从无到有,从年受理案件200余件到今年受理案件近1500件,他有几多收获,几多启迪。

    何声章深谙案件处理不到位,当事人对你不满意;矛盾化解不到位,百姓对你不满意。为了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西秀法庭在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方面下足功夫,积极能动司法,把“驻点式法庭办案”与“流动式巡回办案”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上门立案、下班送达、上门调解、巡回审判等一系列灵活的办案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零距离”的司法服务,多措并举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

    法庭处在最基层,天天要处理纷繁复杂的矛盾,时刻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何声章认为,作为一名庭长有义务为群众定纷止争,也有责任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但协调党委、政府及其他社会关系,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也同样重要。

    何声章把协调好与镇党委、政府关系作为重要抓手,定期向镇领导汇报法庭工作情况,邀请镇领导到法庭指导工作,镇领导对法庭工作非常放心和信赖,一些中心工作也会让法庭参与。今年,西秀镇政府帮忙扩大了法庭办公场地。

    如今,何声章已离开了西秀法庭,又回到时隔5年多的刑事审判庭,他深感责任和压力,但投身审判事业的初心始终未变,公正司法的使命始终牢记于心。